根据学校2023暑期“乡村振兴大课堂”文明实践活动安排,7月21日至25日,学院教师崔巧玲、孙燕子作为生物工程学院服务队骨干成员,在陕西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马文哲教授的带领下,与师生团队一起深入延安市洛川县,开展了为期5天的“乡村振兴大课堂”暑期文明实践活动。
——上好“思政育人”课,为乡村产业振兴献智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,学院副教授崔巧玲聚焦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,为村民们作了题为《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推进全面乡村振兴》的报告,报告从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、乡村振兴政策与法规、乡村振兴的内容三个方面阐释了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必要性,并结合洛川县苹果产业的发展,提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,鼓励农民可通过发展苹果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。

——上好“科普教育”课,为乡村产业振兴献爱。孙燕子老师带领生物工程学院的学生以“理论学习+游戏实操”的方式,为洛川县槐柏镇陈胡村及贝郊村村民开展科普教育活动,以提高他们对科学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,同时向他们发放生活慰问品。同时,也举办了“情暖童心”活动,为乡村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送去关爱、温暖和祝福,并鼓励他们要勤奋学习。通过此次活动,老师不仅向孩子们传递了爱心,也收获了内心的满足和成长。

——上好“红色文化”课,为乡村产业振兴铸魂。回校之前,服务队来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洛川会议纪念馆参观。崔巧玲老师进行现场教学,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辛和伟大,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崇高品质和坚定信念。同时鼓励学生要牢记初心,学革命传统,从中汲取精神力量、坚定理想信念、铸牢爱国情怀、练就过硬本领,不断激发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,增强自豪感和责任感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此次“乡村振兴大课堂”暑期文明实践活动,立足学校涉农高校教学与文化资源禀赋,通过理论宣讲、趣味活动等实践形式,开展富有成效的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,拓宽了“行走课堂”、“大思政课”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。学院两名教师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,引导大学生在乡村振兴调研中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,圆满完成了任务,分展示了学院的良好形象。